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 政协党建

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人民情怀

发布日期:2021-06-21来源:市政协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诚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条底线,坚守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牵挂人民群众冷暖安危,始终为人民群众福祉奋斗。

坚守人民情怀就要始终做人民的贴心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心”,是体现一个执政党合法性的基础,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认同度的标尺,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命运的根本。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人民情怀,始终做人民的贴心人。

做人民的贴心人必须真切了解人民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诉求,不仅是密切联系群众之举,更为精准施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依据。了解民生疾苦必须全面深入,必须实实在在,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虚情假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倘若我们用心用情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把他们看作自家人,他们一定会把我们看作贴心人,向我们倾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我市寿昌镇提炼的“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经验就是真切了解人民群众的范例,倡导党员领导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通过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生疾苦,促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连心。

做人民的贴心人必须真情关心人民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党员领导干部要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深处地关心他们,而不是敷衍他们。具体而言,我们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想他们所想、忧他们之忧、急他们之急,要“关心吃穿住行,关心就业怎么办、小孩上学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这些和他们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还要关心“家里用水从哪里来,电视机啥时买的、能看多少频道,过年安排哪些活动”等等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做人民的贴心人必须真心尊重人民


教育学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平时和人民群众交往也必须蹲下来,打心眼里充分尊重他们,沟通交流中平等相待、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交心暖心、敬民亲民的典范,他每到一处考察,总是会同乡亲们手拉手唠家常,询问粮食够不够吃,低保有没有保证,看病有没有保障,孩子有没有学上,年货有没有备好;他深入群众家里,掀开锅盖看看群众吃得好不好,伸手摸摸群众的炕试试暖不暖,揭开群众家里的粮仓看看满不满。《史记》有言:“人之情,心服于德,不服于力。”我们尊重人民、善待人民,他们也一定会从心底里支持我们、拥护我们。

坚守人民情怀就要始终紧紧依靠广大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至高无上,由衷而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务必充分相信人民伟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无从谈起。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的百年党史充分证明了人民伟力,生动展示了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关头,我们党都始终依靠人民,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困难。近八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扶贫脱贫的根本目标,以汇聚全党全社会力量为重要依托,经过持续艰苦卓绝地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务必充分发挥人民作用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无限的创造性张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020年7月,我们建德汛情十分严重,新安江水电站建坝以来首次九孔泄洪。面对严重汛情,全市上下一盘棋全力应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巡堤查险,构筑起“冲不垮的堤坝”,人民防线显示出磅礴力量。又如,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三年时间众志成城,创造了“首战即胜、高位创成”的奇迹。再如,在乡村善治探索中,寿昌镇桂花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其中,形成了“人人都是保洁员、人人都是当家人”党建引领乡村微治理的“桂花做法”。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务必充分保障人民利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防控疫情,谱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壮丽篇章。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保障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既要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又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

坚守人民情怀就要始终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

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因此,坚守人民情怀,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心中装着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面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做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更要向下看看,吃透上情、更要摸清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要不断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经常叩问和守护初心,进一步畅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会商研判、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而呕心沥血。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本领

没有金刚钻,怎能揽瓷器活。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光有美好心愿、满腔热情不行,还要具备克难攻坚的本领能力。只有把得准群众需求,听得到群众的话,理得顺群众的事,把群众的心事当大事来做,把群众的难事当实事来抓,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比如,钦堂乡葛塘村党总支书记黄向阳一心为民,发挥非同一般能力,用3年时间干成了别人需要30年完成的事情,把曾经“扁担挑不进、院落脏乱差、娶媳妇困难”的葛塘村变成如今美如一幅画卷,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的样板。同时,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比如,随着环境的改善、设施的完善、标准化的提升,在消薄增收的基础上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解决负债问题,急需党员领导干部提升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本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该担当的责任”。担当为民服务责任,是一种素质,体现了一名干部的政治觉悟和为民情怀。“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坚定为民负责的情怀,下基层才能接地气,访民情才能知民意,才能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才能把群众要求当作“第一追求”,才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当前,我市高标准打造“宜居建德”、高水平推动跨越赶超的总目标已确定,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拉满弓、绷满弦”的奋斗姿态和“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战状态,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以奋进者姿态迅速投入到今年各项工作中去,为建德“十四五”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