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 政协党建

宋代皇家潜藩之地——梅城

发布日期:2022-05-10来源:市政协字号:[ ]

梅城这块地方不仅是州府县治所在地,而且是皇家的潜藩之地。在宋代18位皇帝中就有3位皇帝在登基前曾经被赐藩此地,历史上称这块地方为“潜藩”。清代诗人计楠在《严州行》诗云:“昔者藩王封此邑,梅花为雉石为堞”,指得就是梅城这块地方。

后周显德六年(959)六月,世宗柴荣驾崩,梁王柴宗训即皇帝位,是为周恭帝。北汉主刘钧联合辽兵再次侵犯周北部边境,边关告急。幼帝柴宗训只知道嬉戏玩耍,哪里晓得发兵退敌。宰相范质推荐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先锋会师北征。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陈桥驿,都指挥领江宁节度使高怀德倡议道:“当今皇上年幼无能,我等身临大敌,拼死拼活,何人知晓?不如顺天而行,先立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去北征,诸公以为如何?”众人齐声赞同。高怀德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众将校皆下拜,三呼万岁。可怜七岁周恭帝废为郑王,哭哭啼啼被迫迁到西宫居住。赵匡胤轻而易举夺取柴家天下,安安稳稳地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一班攀龙附凤的追随者,一并加官晋爵。建隆元年(960)正月甲子,宋太祖赵匡胤下旨,赐皇弟赵匡义为殿前都虞候,特授光禄大夫、检校大保、持节睦州诸军事、行睦州刺史、充本州防御史大夫、封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赵匡义亦从此改名光义,为宋代皇帝中第一位赐藩此地。

宋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匡胤到晋王赵光义府第宴饮,宴后赵匡胤旧病复发,卧床不起,一切国政,均委托赵光义代理。赵光义白天忙于朝政,夜里守候在匡胤身边。有一天傍晚,突然宫中太监来府第传旨, 命赵光义即刻入宫。赵光义奉命进宫,太监在寝宫门外听到赵匡胤嘱咐光义,声音低弱,若断若续。过了片刻,又见烛影摇红,既而闻柱斧戳地声。蓦见赵光义来到寝宫门口,传呼太监,速请皇后皇子等来寝宫。不一时,陆续俱到,大家齐声悲哭,原来太祖遽然归天了。王继恩宣读先帝奉昭宪太后遗命,传位晋王赵光义。赵光义登基,大赦天下,即以本年为太平兴国元年,史称赵光义为太宗皇帝。

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淳安)万年乡洞源里聚众起义,自号圣公,改元永乐。不到半年,攻占睦州、歙州、杭州、婺州、衢州、处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宣和三年(1121)四月,方腊在青溪县帮源洞被俘。八月,方腊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被杀。宋徽宗赵佶下旨改睦州为严州、遂安军节度(相当于现代的军管制),改帮源洞为威平洞。十二月,特授皇子赵构为太保、遂安军节度使,进封康王,加食邑一千户。为宋代皇帝中第二位赐藩此地。

刚平息方腊起义不久,金国却对宋虎视眈眈。宣和七年(1125) 十二月,金兵分两路南侵,向京师逼近。宋徽宗禅位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金军攻陷汴京,两朝天子同作俘囚。靖康二年(1127) 二月, 金废宋帝及太上皇帝为庶人。四月,金人将徽宗、钦宗二帝及六宫皇族押解北行。当时汴京危急,康王赵构已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佐以陈遘、汪伯彦、宗泽等。五月,康王在南京登基称帝,受百官拜谒,改元建炎,颁诏大赦,史称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南宋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宋理宗赵昀原有一个皇子叫缉, 早年夭折。虽然妃嫔一大群, 始终生不出皇子来。宝祐元年(1253) ,宋理宗年逾半百,妃嫔们仍然不能怀孕生子,理宗无奈下旨令赵与芮的儿子孜入宫,赐名禥,封永嘉郡王。原来宋理宗赵昀,开禧元年(1205)正月生于绍兴府山阴县红桥里第(今绍兴城区西郭门外), 他的生父是希垆。宋理宗登基后追封本生父希垆为荣王, 本生母全氏为国夫人, 以亲弟与芮承嗣袭爵。相传赵禥的母亲黄氏,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与奸相贾似道的母亲胡氏原本是同乡, 两家相去仅数里。两位妇人出身贫寒,却生贵子。黄氏以媵仆入荣邸,与芮见黄氏眉清目秀,有几分姿色,,主仆二人情同意合,黄氏竟怀上了龙胎,嘉熙四年(1240)四月九日生了个儿子, 就是赵禥。淳祐六年(1246) 十月己丑宋理宗以皇姪赵禥授贵州刺史。淳祐十一年(1251) 正月壬戌改赐名孜。次年进封赵禥为忠王。宝祐五年(1257) 十月庚子,特授赵禥为镇南遂安军节度使。为宋代皇帝第三位赐藩此地。因皇位继承人问题一直未决,贾似道为了讨好赵禥,遂申请立赵禥为嗣。景定元年(1260) 六月,宋理宗立忠王赵禥为皇太子。

景定五年(1264) 十月, 宋理宗驾崩, 皇太子赵禥受遗诏即皇帝位, 尊皇后谢氏为皇太后,封生母黄氐为隆国夫人。以次年为咸淳元年(1265), 史称度宗皇帝。宋度宗认为自己坐上皇帝宝座,全靠贾似道全力帮助。特授贾似道为太师,封魏国公。每当贾似道上朝, 必起座答拜, 称为师臣, 不直呼其名。文武大臣亦拍马奉承, 均称贾似道为周公。

宋中书舍人陈辅良在《曾集知严州制》中说:“唯严陵之辅郡,实高庙之潜藩。”那么宋代皇帝赐藩的严州城到底是不是像清代诗人计楠所吟:“昔者藩王封此邑,梅花为雉石为堞”那样呢?严州城在唐代称睦州城,始建于唐中和四年(884),为睦州剌史陈晟所筑,城周十九里,高二丈五尺,阔二丈五尺。北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失败,朝廷派遣奉直大夫周格到严州任知州,周格大刀阔斧重筑严州城,将城池缩为十二里二步,开望云、定川等八座城门。到南宋绍兴八年(1138)知州董弅修筑。又经嘉定六年(1213) 知州宋钧重筑,将严州城改为东西八百二十有二丈, 南北三百四十有四丈。可惜宋代的严州城墙早在元末李文忠改筑建安城时被彻底毁掉了,从此再亦无法看到当年的“梅花为雉石为堞”的雄姿了。

作者:汪建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