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关于山区县(市)打造未来乡村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5-28来源:市政协字号:[ ]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杭州市也提出了要聚焦“五化十场景”建成一批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标杆型未来乡村试点样板。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政协下涯镇工委就山区县(市)如何推进打造未来乡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念

“未来乡村”是在省委省政府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十四五”及更长时间内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全新探索,实现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围绕农村生活链服务需求,坚持“美丽普惠、数智赋能、未来引领”建设路径,突出数字化改革重点,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智化、共享化、融合化价值取向,在风貌环境上保持农村独特韵味,在功能服务上媲美城市,引领农村地区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和治理等发展趋向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共同体。

二、各地打造未来乡村的主要做法

未来乡村建设,就是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图景照进现实,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乡村百姓幸福生活增添更多温馨色彩。  

衢江莲花国际未来乡村发布了全国首个乡村国际未来社区指标框架,成为全国首个开园的“田园型”乡村未来社区:一是空间重塑共建美丽家园。科学规划社区范围,对照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主线和内涵,以“一镇一园三村”为核心,牢固树立生态化理念,“镇园企村”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联动创建乡村未来社区,全面开展村庄有机更新。二是社群重构推动两进两回。以“莲花,我的田园家”作为乡村未来社区主题,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原乡人共建共享乡村未来社区的活力。通过修复历史建筑、保护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等吸引乡贤回乡创业,留住归乡人。通过政企合作、租金减免、扶持补助等多种方式,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新乡人。三是产业重振壮大美丽经济。赋能数字农业,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区,实施农业产业冷链分拣中心建设,推动园区内龙头企业数字化赋能和融合化发展。培育乡村新型业态,搭建“农业+”产业矩阵,推动乡村旅游、文创研学、农耕体验的集聚发展,打造特色主题公园。四是改革赋能共享智慧生活。按照“集聚集成、智慧便民、共创共享”的思路,实现社区资源的数字化应用,形成15分钟便捷生活圈,实现产业集聚、人才引育、宣传推广、智慧管控和管理服务等功能要求。

余杭青山未来乡村实验区围绕“公益精神、文化力量、商业思维”的改革思路,以小于100万元的公益投资撬动了近3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经济的保护和发展,建立起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强村富民、社会治理链接互促的“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是坚持市场机制,实现生态产业协同复兴。推动青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本村生态资源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余杭绿水公司,成立中国第一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1号”,将政府、农户、金融机构、公益组织与下游产业链企业、项目建设运营主体等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信托合同的方式约定利益分配,形成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受益者付费机制,打造可持续的生态治水模式。二是坚持开放包容,促进公益文化相融共生。建设中国第一座传统材料图书馆—“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建立中国传统材料的数据库和分类体系。邀请国外设计师与本地手工艺人开展合作,将传统的材质融入到当代设计,促进本地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再生,推动传统文化共享和保护传承,促进乡风文明共建,打造“青山学堂”乡村自然公益教育品牌。三是坚持众创共治,推进治理机制有机更新。创立全市首个村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青山分会“青山同心荟”,成立“未来乡村”顾问机制。设立“青山祠评”,组成“祠评”小组,创新乡风民俗传播促进机制。推行“自然好邻居”计划,建立“绿色积分”激励制度,创新村民贡献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四是坚持筑巢引凤,激励创业人才扎根奉献。实施招才引智计划,建立贡献积分制,制定“未来乡村”人才准入、评定和奖励机制,打造创业孵化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激发人才服务乡村动力。加强服务保障,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建青年人才公寓,打造“未来乡村”15分钟生活圈,解决人才驻村后顾之忧。

文成未来乡村侨家乐结盟抱团模式。近年来,文成县积极探索以侨乡特色文化为主题,采用“结盟抱团”破解单打独斗问题,打造“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侨家乐”旅游新业态,成功跻身全省三大民宿品牌之一。具体做法是:一是成立民宿产业党建联盟。构建以乡镇党委为主导,县侨联、县文广旅体局、村党组织、民宿企业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民宿产业党建联盟,落实组织联建、机制联动、信息联通、资源联享、服务联做等举措,统一客源分配、统一营销宣传、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内部管理。南田镇武阳村党建联盟将全村23家民宿纳入统一管理,实施1个龙头民宿帮扶带动1个小民宿的“1+1”联合体模式,实现客源高效有序分配,“侨家乐”品牌民宿三季度入住率达85%以上。二是挖掘“民宿+”反哺模式。如武阳村集体与23家民宿企业联合成立“民宿反哺村庄基金”。每间入住民宿的房费中抽取3元作为村庄建设管理费,用于景区运营和环境长效保洁,支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推广“民宿+农事体验”“民宿+非遗体验”“民宿+体育健身”等特色线路,将每间侨家乐打造成旅游综合体,实现民宿与景点效益叠加,连锁带动吃、住、行、玩全链条消费增长,有效延伸红利辐射范围。

三、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来乡村是新时代美丽乡村和数字乡村的递进版,它必须满足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重点突出人的公共保障、品质生活、邻里关系、安全供给、人文关怀等民生福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加快推进山区县(市)打造未来乡村建设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空间布局与未来乡村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二是公共服务配套与未来乡村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三是数字化基础与未来乡村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四是乡土人才与未来乡村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五是产业发展与未来乡村建设不相匹配的问题。

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建议

未来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场景,是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必须站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深刻认识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未来乡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构建新的空间格局,强化规划控制,准确把握建设的时度效,注重多规合一,实现一套图、一盘棋。在推进山区县(市)未来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乡村性”和“未来性”两大属性,按照先谋划再规划、先规划再实施的理念,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尊重乡村原生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习惯的传统依存关系。通过对乡村现状空间的梳理、分类、整合,为未来乡村各个功能的实现提供优质的空间载体,以提升生产服务功能和生活品质为重点布局乡村空间,优化居民点规模和集聚形态。在未来乡村空间系统规划中,要着重解决自然山水格局与乡村生产生活空间的平衡,乡村传统农业空间与现代新型产业空间的平衡,乡村固有肌理格局与现代交通系统的平衡,家庭私密空间、邻里半公共空间及村庄公共空间之间的平衡等问题。

二是数字赋能,加快应用场景落地。运用“整体智治”理念,聚焦“小切口、大场景、强牵引”,加快“乡村小脑”建设。按照数字基建、数字服务、数字生活、数字产业、数字治理“五大集成”要求,将数字建设融入农村各领域发展过程中去。重点围绕邻里、文化、健康、生态、创业、建筑、交通、数字、服务和治理等十大场景建设,积极推动探索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落地,特别加强对水、电、气、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数字化集成,推进数字化社会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数字生活体验,加快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享受无差别服务。

三是政策支撑,加快高素质人才集聚。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未来乡村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建立“未来乡村人才库”,涵盖乡村产业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通过“乡村管家”培养工程和“土专家、田博士、农创客”培育机制,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乡村工匠培育等,在人才待遇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加大乡村人才激励力度和服务力度,适时出台中高端人才服务的系列配套政策,吸引本地乡贤反哺乡村、海内外人才扎根乡村,尤其是引进文创设计、数字研发等专业团队,用“未来思维、未来格局”建设“未来乡村”。

四是产业融合,激发强村富民动能。产业发展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产业融合就是必经之路。农村姓农,推进“农业+”行动,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健全农业价值拓展实现机制,打造有机农产品产业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开发农产品的生产、存储、加工、营销的全产业链,从而带动消费,实现“带农惠农”,形成“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发展局面;村集体和农户还可以通过实物、集体股权、土地经营权、闲置农房等要素资源入股,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土地流转、乡村旅游、金融保险互助以及生产、购销、消费服务等经营活动,活化乡村资源,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培育、多利益联结、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格局,加快未来乡村三产融合,促进共同富裕。


领衔人:下涯镇工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