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 政协党建

方志学家余绍宋与建德

发布日期:2022-05-30来源:市政协字号:[ ]


在民国著名人物中,与建德颇有渊源的有郁达夫、张大千、潘天寿、余绍宋、周瘦鹃等,这些人都来过建德,并留有作品。而余绍宋乃龙游人士,与建德渊源更深,过去因交通主要依赖水路,故其进出必经建德。

余绍宋,不仅是近代著名方志学家,还是著名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据《龙游县志》记载,余绍宋,祖籍龙游,1883年出生于衢州化龙巷,字越园,早年曾用樾园、粤采、觉庵、觉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岁后更以别署寒柯为号。其世代祖居地在龙游县城后高山,称高阶余, 17岁中秀才,后执教龙游凤梧高等小学堂。1906年留学日本,先学习铁道,后转东京法政大学法律科。清朝宣统二年(1910)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毕业回国,授外务部主事。后返杭州,民国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务主任兼教习。1913年复赴北京,历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佥事、参事,修订法律馆顾问(见龙游县志第735页),北京师范大学、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兼高等文官甄别委员会委员、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司法官及变通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21年、1926年两次出任司法次长,代理总长,均因坚持法统被当局罢免。其拒签“金佛郎案”和辞官抗议三一八惨案之举尤其为人称道。1921年,回乡应聘主纂《龙游县志》,四年成书,为方志界推重(见龙游县志第735-736页)。1928年南归杭州定居,以书画自娱。1934年应聘主编《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1936年为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撰写《续四库全书提要》子部艺术类提要。1937年抗战爆发,移居龙游沐尘村,以吟咏抒怀。自1937年迄1943年辑录诗作400篇,曰《寒柯堂诗》,字里行间,洋溢爱国爱乡之情。1939年任浙江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员。1943年春当选为省第二届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同年,改省史料征集委员会为通志馆,应省主席黄绍竑聘请,由主任委员改任浙江通志馆馆长。1943 年5 月随省会机关迁徙云和山城,浙江通志馆馆址设在大坪村梅氏古宅。余先生召集群贤,编纂《浙江通志》,卷帙浩瀚,筚路蓝缕,完成初稿125册。1949年6月病逝于杭州寓所。

余绍宋状貌魁伟,声洪亮,酒量甚豪,时人谓之“南人北相”。平生旨趣尽在金石书画、画学论著、方志编纂。余先生善属文、精鉴赏、长方志、富藏书。诗喜古风长律,画擅长卷巨制,大气磅礴,善写山水松竹,书宗章草,生平自诩字第一,竹次之。《晚秋》山水轴,上世纪20年代曾在莫斯科、柏林、巴黎展出,名震一时。《龙丘山图》层峦叠嶂,气势雄伟,为其山水画之代表作。又善画梅兰竹菊,更工墨竹,有风、雨、雪、月四帧墨竹,为日本天皇裕仁母亲重金收购。幼年丧父,事母至孝,名其杭州住宅为萱寿里,并精心绘制《归砚楼娱亲图卷》,卷首有马一浮题辞“莱衣散采”。著作宏富,有《书画书录题解》、《画法要录》、《画法要录二编》、《中国画学源流概况》、《寒柯堂集》、《梁节庵先生遗诗》、《续修四库全书艺术类提要》、《龙游县志》、《重修浙江省通志稿》等。1950年其子将藏书1.6万册,古书碑帖及自作书画等数百件无偿捐献给政府。(见龙游县志第550页)。

考其生平,余绍宋多次来过建德,查《余绍宋日记》,至少有8次到过建德。最早一次记载来建德是1921年10月,是月6日,六时起床,七时乘舆赴杭州闸口登舟,陈、陶、李、刘四厅长并厉绥之皆来送,同乡来送者亦数人,省会警察厅及水上警察厅各派警兵二人沿途相送,殊可感。九时十分舟挂小轮上驶,李君辨并送至桐庐。此次买舟诸事悉王又新代办,同行归衢,途中可免寂寞矣。六时许抵桐庐,夜作画赠李君辨,未成而桐庐县知事冯学典并警察所长、管狱员来谒,谈半时许去,续成画帧,尚有可观也。十一时就寝。7日,黎明李君辨别去,余遂起,无风,至九时许风起,舟行甚迅,二时一刻即抵严东关,在七里泷得鲥鱼两尾,又俗语所谓好运气矣,是晚泊麻车埠。8日,黎明起,风顺,下午三时三十分到兰溪,县知事熊宪章列队来迎,旋到振昌与小秋晤面。第二次是1925年5月27日由杭回衢。启程前,徐允中电令兰溪巡船到桐庐相候,又令钱江行船于今晨送余行。余戟门志在游钓台,哲侯、叔惠亦欲一游。因同行,励深、允中并偕往,十叔亦来。抵富阳,郁曼陀(郁达夫之兄,烈士——笔者注)、陈仲文复来会,允中为具酒食舟中,极谈宴之乐。六时半抵桐庐,知事许人杰来见,且具馔相飨。睡时已十二时半矣,夜泊柳家滩底。28日,早低钓台下竟日与十叔论家事,得鳊鱼及四腮鲈鱼,食之甚美,夜泊大洋滩下。过东馆,何文焯遣其友彭永亨来见,欲迎余入城,辞之。东馆巡队列队相迎,其队长名刘毅欲有馈遗,亦辞之,体略觉悟不适。29日下午始抵兰溪。第三次是1930年4月12日送母亲回乡。是日清晨,奉慈驾,与母亲同至杭州龙舌嘴登舟,舟主名陈早生,九时三刻挂轮上驶,岂上江水发,其势甚亟,轮行亦不能速,行至下午四时余方抵富阳,遂不能曳,泊焉。同小秋上岸散步,王铭曾来舟相见,馈六簋四俎俱不堪食,酒一器亦不佳,又馈烟卷、水果、茶食,意固可感也,留其在舟便饮,八时辞去。夜阅《湘绮楼日记》。母亲大人晨间略感风寒,登舟即不适,呕吐少许,服保济丸半瓶略眠即复,中午停食,薄暮食薄粥一碗而已。4月13日,慈躬已平复,清晨轮船公司以小轮来曳,水势已减,舟行较昨平稳,但不能速。下午复以一轮来助,四时许抵桐庐之盐关,旋开行,行约二十里,抵油瓶嘴泊焉。舟中惟阅《湘绮楼日记》。14日晨起舟入七里泷,夹岸云山变灭,极奇诡之观,始知米、高两家画法之妙。诸山泉瀑纷下,其声与两岸鸟声相发,天之所以赐我粉本者多矣,独虑舟行不便,水势更增,上行为艰耳。余行此江往返几百次,今始获睹此奇观,实为深幸,欲作诗记之,恨词不能达意也,晚泊严东关。15日,午前二时即解缆,望其即日到兰溪,增船夫两名,水势虽略减而仍急,故行甚滞。午后六时半始抵埠,厘局已不能过,乃函龚煦斋,属其转知,即夜查验。平时极不喜借官力以圧人,然对万恶之厘局,似又不能不出此一着也。煦斋旋来振昌相见,其书记官长章志达者,字继先,亦来见,自称为门下,余无由省识也。16日,在兰溪。17日,薄暮时分到龙游。18日傍晚到达衢州,母亲大人上轿,余以车随入城,抵家已九时矣。第四次是返程又过建德。同年5月8日,晨兴拜辞堂上,同爽弟、怀侄出城赴舟。因舟载货物过多,令其搬出,故延至十时许始解缆。水大,舟行甚速,下午三时半始抵茶圩,四时冒雨入城赴滋福堂。9日,五时解维,水益大行益速,九时半抵兰溪,徐春潮及方庚山适出城来迎,遂同赴振昌,先期发电往衢龙两处探询,故知我行踪也。10日,前日雨,今日水复涨,五时解维,九时低严州,泊十五分复行,下午一时抵可见桐庐,即换轮船,二时开行,六时廿分即抵杭州,可谓神速之至矣。第五次是在1931年10月31日,晴,未明即起,同爽弟携周姬及香莲赴江干登轮,寓中事悉托叔谋弟管理,昨夜已属其迁来居矣。七时半开行,一时前十分抵桐庐,爽弟已预雇舟在桐庐迎接,随过行李,二时一刻即开行,适东风大起,杨帆东上,薄幕抵七里泷之冷水村泊焉。舟中不展卷,专看云山,岚影波光,倏忽变幻,皆奇观也。11月1日,上午4时解缆又遇顺风,江水虽浅,舟行尚不滞,九时过东馆,下午六时十五分,泊桐梓滩头,近年来江中时有萑苻之警,昨今两晚泊处皆鲜人烟,幸泊船较多,不甚孤寂,然终夜有戒心,未能安枕矣。2日上午4时25分解维,风顺,十时十分抵兰溪。3日又登船,夜泊故乡龙游,但未登岸,于4日薄暮时分泊黄家山。5日上午8时45分船始抵衢州。到家九时,拜见母亲大人,清健犹昔,极堪欣慰。自去春离家以来,赣边不宁,无时无日不在念,今日归来,田园无恙,实出意外也。这次经过建德是为母亲七十大寿而来。第六次是回途又经过建德。是年11月21日上午坐船离开衢州,22日抵兰溪。23日上午2时解缆离兰,黎明抵建德麻车埠。雾发,咫尺不相见,行甚缓,十时后雾始散而东风起,又不利于行,下午一时始抵严州,略泊即发,原拟直放桐庐,岂六时许东风益厉,乃至螺蛳六泊焉。24日上午2时半复解维,黎明雾复大起,溟濛中抵桐庐,午后三时抵杭州南星桥。第七次来建德是1937年的6月28日,这次是余绍宋回龙游省亲,原定坐火车回杭,先坐火车到金华,不料发大水,水淹轨道,滞留金华数日,遂取陆路先抵兰溪,时兰溪县长陈佑华者来迎,约在聚丰园小饮。28日下午一时即雇熟船户钱马倪下驶,振昌仅往一转,情状颇觉衰歇,亦不欲久留也。累得徐春潮大忙,深可感谢,陈县长、龚院长、吴南章、徐春潮俱送余登舟。一时十五分解维,六时即过建德。六年不经此道,颇欲于匆遽中一览严陵山水之胜,故过建德不令停泊,岂知正入七里濑时大风骤至,只得在东馆下游十里许洲边暂泊,风雨至夜十一时半始已,舟人即解缆启行,昏黑中过严濑,深可惜也,未明即到桐庐。第八次是在因避乱回乡过建。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平津失守,日寇铁蹄长驱直入。8月3日,龙游乡绅吴南章自龙游来杭州,竟因众多避难者麇集于江干而不能渡江,只得宿于萧山。8月11日,众好友先后登门,言说时局危急,力劝余绍宋回故里龙游避乱。余绍宋当即整理行装,因浙赣铁路已中断,而公路也不通畅,只能行船。于是托朋友雇定船只。8月12日,清晨开行,遇顺风,午后即到富阳,行120里。忽遇暴风雨,于是船不能行。8月13日,早晨张帆正逢顺风,下午4时过桐庐,薄暮时分入七里濑,夜泊长坑,是日凡行百甘里,舟中益觉闲适,但一涉想时局,正不知趋势若何,又不禁惘然矣。8月14日,昧爽即起看山色,云山变幻,泉流有声,极清幽之致,盖未睹此境,倏已十年,真如风故人矣。前月过此在夜间,故一无所见。得鱼甚鲜美,沽酒食之,中午过建德略停即行,晚泊将军岩下,是日亦行百甘里。8月15日,风平,舟行不速,下午3时半始抵兰溪,赴振昌觅报观之,始知战事已爆发,杭州已遇轰炸,则此数日间真如仙境也。在余绍宋的诗作中就有反映建德山水的诗。如,《过七里濑口占五绝句》(选二):殘梦迷离鸟唤醒,画眉宛转最堪听。披衣犯晓船头坐,疑雨疑云一抹青。八年不识鲈鱼味,乍见濠梁意兴开。红树半江秋色好。渔舟送四鳃来。原诗作未标注时间,从上述日记中考证,应在1925年5月28日经过建德的这次,余绍宋在当天日记中记载,是日,早低钓台,得鳊鱼及四腮鲈鱼,食之甚美,其情节与此相符。

余绍宋与建德诸多名人也有交往。仅举一例:1931年6月23日,余光凝,同其子龙生来见,求其为龙生证婚。29日,余绍宋在日记中又专门记载了昨日为余炳心之子证婚的事宜,足见其与余光凝相交不浅。查《淳安县志》,余光凝者,原籍遂安人,字炳心、炳星。父亲西园原以农为业,后参加太平军,任文书。太平军失败后回乡务农。余光凝幼时,因家贫失学,在家放牛,路过私塾,常伫立馆外,听馆内读书,居然能熟记背诵。塾师见其聪颖,免费收为学生,并送至严州双峰书院学习。后考中秀才,光绪三十年又补廪生,并到严州六睦学堂就读。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优异成绩被官费选送去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部理化科读书,是本县第一个留学生。在东京,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与陶成章、廖仲恺、黄元秀、秋瑾等友好。1909年从日本毕业回国后,在淳安师范任教。1912年1月至1914年10月任省立第九中学校校长达二年十个月。后又曾在省立六中、绍兴中学、九中师范部附小等校任校长、主事等职。余光凝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任九中校长期间,多方筹措资金,修膳校舍增添设施,整治校风,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创建实验室,把自己从日本留学时购得的化学药品也拿出来,用于教学所需。先生治校有方,家风也优。子女为人、做学问无不兢兢业业,刻以求真。余先生育有五男一女:余龙生、余景生、余建生、余赋生、余梦生、余葭生均为严中毕业。全受过高等教育,多为专家、教授、学者,是栋梁之才。长媳邵梦兰,四十年代任教严中国文, 兼女生指导,后去台湾,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三媳周寿梅,1941年毕业于严中,四媳孙琦,1943年严中首届高中毕业,浙江大学教授,长孙女余东明,1948年严中高中读书时,入军事干校。后曾任报纸编揖。余氏一家可谓是“满门严中生”。余绍宋当选国大代表一事,建德、寿昌人士在其中贡献良多。1937年7月为选举国大代表事,余绍宋在五区巨、龙、开、常、江、建、寿、遂、淳九县活动。2日胡梅生自建德来杭谈选举事,9日,张旭初赴寿昌办选事。7月14日,为选事余绍宋坐车经义乌、金华抵衢州,16日下午胡芷香自建德来亦为选事。7月25至27日选举开票,建德得23001票,寿昌得3046票,共得194874票,所得票数,殊出意外。余绍宋在日记中感慨:余既无党援,复无军队之威胁,又不用流氓地痞之欺诈恐吓手段,尚能得此结果,虽曰人事,岂非天哉?。余绍宋是方志学家,对浙江各地编纂方志着力甚多。余绍宋于民国十年(1921年)回乡,放弃高官厚禄,主纂《龙游县志》,沤心沥血,四年成书,所出成果受到方志界一致推重。后来,他又担任浙江通志馆馆长,为浙江方志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建德、寿昌是龙游邻县,受其影响。《建德县志》、《寿昌县志》在大家的戮力同心下也分别于民国八年和十九年修成。(吴康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