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 政协党建

书香政协·委员荐书 | 第十一期:张效南委员推荐书目《苏东坡新传》

发布日期:2023-04-04来源:融媒体中心字号:[ ]

委员名片


建德市政协委员

民进建德市寿昌支部主委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


《苏东坡新传》推荐语


书香政协,香飘建德。大家好,我是建德市政协委员张效南,今天我推荐的书目是李一冰著的《苏东坡新传》。

苏东坡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关于他的故事,从那个淡雅的宋朝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苏东坡,这是我第三次读苏东坡的传记。第一本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文中能读出林语堂对苏东坡的挚爱。第二本是祝勇的《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本书是从故宫收藏的书画引出宋朝的政治环境和苏东坡颠沛流离的人生。第三本就是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


之所以要推荐这本书,一是因为它内容丰富,史料相对准确,描述几近客观。这本书以诗词为主线,还原立体真实的苏东坡,作者曾说:“不写一句没有根据的话,”参考百余种书目,触摸诗人的喜怒哀乐,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二是因为作者曾经历过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与东坡是相似的。打开《苏东坡新传》,首先是一篇长序,这是非同一般的序,是让人垂泪的序。这个序,就和苏东坡一生的颠簸流离和郁郁不得志的气息极其吻合。这种共鸣式地叙述,让我看到一个学者严谨且真诚地写作态度,用足以让人共情的讲述方式,所以,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都会看到一个立体的东坡。这套书很厚重,几乎每篇文字,都会引用到东坡的史料或诗词。这个一直活在诗词里的人,在那些或熟悉或艰涩的文字里,慢慢地转身向我们走来。


聊起东坡,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比如他思念弟弟时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比如是他把人人嫌弃的猪肉,变成大家都喜欢的美食时说:“早上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比如他被贬失意时在临皋亭外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比如他对总往回看的苏辙说:“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比如他务农归家时洒脱地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如他看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时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比如他那首感动了许多人的亡妻悼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比如他烟雨暗千家时在超然台上说的:“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他的每句话已经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但在本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却不再是那些陪伴了我们多年的诗词,而是他作为一个父母官,认真地为百姓做的每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李一冰先生说,“苏轼一生有三大目标:一是艺术的创造冲动,二是善善恶恶的道德勇气,三是关心人类的苦难。这三者,构成他的生命热情。”斯言诚哉!许许多多的利民工程,让我看到一个学而优则仕的赤子,他有别于其他沉沦在宦海里的浊人,专心将一生所学用于治理一方。这让我明白,为官不止是光耀门楣,更是身兼重责。像范仲淹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用实际行动,让人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


东坡曾说自己是不系之舟,还说想江海寄余生,那是一时伤心语。我心里的他,一直都是那个对天地、对国家、对人民,充满热忱的少年。是会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豁达志士。


我们都有失意难过的时候,可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打击,有一点我们是始终坚守的,那就是自己的初心,一如苏东坡所说的“天容海色本澄清”。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希望喜欢苏轼的朋友们会喜欢这本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