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本情况 | 政协动态 | 文史春秋 | 提案选登 | 社情民意 | 两会专题 | 政协党建

建德文史 | 为什么浙江辛亥革命的首发地是严州建德,而不是杭州?

发布日期:2024-09-24来源:融媒体中心字号:[ ]

当听说浙江辛亥革命的首发地在严州建德而不是杭州时,会感到惊讶。但是,面对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911年11月3日出版的辛亥革命地图时,我们又不得不尊重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作为媒体,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就于1911年11月3日出版了《最近调查清国大地图(革命动乱地点注)》,将我国辛亥革命的发展形势,以地图的形式,作了全面的报道。

1911年11月3日出版的《最近调查清国大地图(革命动乱地点注)》

该地图由大阪日本精版印刷合资会社印行,对于10月全国发生辛亥革命起义的地区,全部用红色作了标注。

《最近调查清国大地图》图记

图记中有三个记号值得特别注意:一是红点:表示“叛乱及匪乱地”;二是成片红:表示“骚乱地及革命党根据地”;三是小红旗:表示“清国新式军队所在地”。

浙江辛亥革命形势图,《最近调查清国大地图》中的局部(浙江)

在“浙江辛亥革命形势图”中可见,1911年11月3日之前,浙江省会杭州还没有光复,仍是清军的领地,用小红旗表示,这与历史是完全相符的,杭州是1911年11月4日才发动武装起义的,11月5日正式光复。图中的严州是成片的红色,表示“骚乱地及革命党根据地”,成为浙江辛亥革命的首发地。

在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和各种权威著作中,浙江的辛亥革命都是杭州首发,然后全省光复,从来没有说浙江的辛亥革命是从严州建德首发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证明,在辛亥年,浙江由革命党人发动的首次武装起义确实发生在严州建德,而不是杭州。

据《新编浙江百年大事记》记载:在1911年10月5日,“会党徐聚根等在建德县横坑聚众二、三百人,高挂黄旗,宣布反清起义。旋被官兵镇压,徐聚根被捕入狱。”

由于徐聚根的起义发生在10月10日之前,同时,起义爆发后,很快又被镇压了。起义规模小,时间短,影响小,《申报》等主要媒体都没有报道,所以,民国以来,就没有什么人提及这段历史。

有关建德起义的报道,作者能找到的仅有两篇文章,一是由戴不凡先生所写的《辛亥革命时期建德的一次会党起义》,刊登在1982年6月出版的《浙江文史资料》第21辑上;一是由毛飞明写的《建德农民辛亥起义》,刊登在2011年10月11日的《今日建德》上。

严州的建德起义是由革命党领导的,起义的领导人徐聚根就是革命党人。

据戴不凡介绍,他从小就听父辈们讲述建德起义的历史。后来他家迁到建德横坑,曾到徐聚根家作客,才从徐聚根本人的口中,知道了建德起义的完整经过。

早在光绪丙午年(一九〇六年)时,建德横坑有个“何永丰油坊”,是建德县两大油坊之一。油坊生意兴隆,雇用了周边金华、义乌、东阳的手艺人来此干活。徐聚根回忆,他在该油坊结识了一个金华人“毛头师”,是金华的革命党人。毛头师看中徐聚根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就要求徐聚根组织发展帮会组织。徐聚根帮助毛头师在当地组织建立了几个“会”,参加的都是一些种田人和长工。“毛头师”告诉他,在金华有个很有名的人,大家叫他“黄毛”,(实际就是“王金发”),他自称是黄龙投胎的,将来要做真命天子,他散钱给穷人凑会,就是为了招兵买马,准备造朝廷的反。徐聚根说:“当时,我家因打败官司,一肚皮怨气无处可出,就要求毛头师傅带我去见黄金发,我也要参加造反。”毛头师傅说:“要见黄金发本人很难,但只要我们这里联络很多人,将来总有机会见到他。”毛头师傅还希望我让小会的人分头去联络更多的穷人,特别是山棚佬,不一定要凑钱摇会,大家结拜“兄弟会”也可以。反正大家都是会里的兄弟。

第二年(1907年),“毛头师”回金华,后来出事(秋瑾事发,金华起义失败),就被杀了。

辛亥年(1911年)七月(农历),一个姓章的金华人,原是毛头师的朋友,找到徐聚根,“告诉我‘黄毛’原先的‘军师'现在兰溪马涧,这次是‘军师’派他来和我联络的,说‘军师’重新联络各路人马,要学朱(元璋)皇帝杀‘鞑子’,‘恢复中华’。要我备好兵器,等待通知动手。"

“到了八月初头上,又有一个后生在夜里来我家,说是‘卖布佬’叫他来通知的,‘军师’决定在八月十五(即公历10月6日)杀‘鞑子’,要我赶紧准备好攻城,交给我一块黄色松江布,说是用来做黄旗,将来会里的人胸前都要挂黄布条,以此为号。”

于是,徐聚根就通过帮会,聚集了几百号人,准备起事。不料八月十二日,由于衙门的差役来收钱粮,与村民发生了矛盾,村民将差役打了一顿。第二天,县里派来10多个当兵的到村里抓人,抓走了几个帮会成员。徐聚根担心被抓走的会员露馅,就决定提前起义,于八月十四日(即公历10月5日)中午时,“大家在横坑庙里聚集,焚香点烛拜菩萨后,汊出黄旗,每人胸前挂上黄布条,正式造反。”但是,起义当天晚上就引来了清军的围剿,第二天起义就失败了,被打死了10来个起义人员。徐聚根有幸脱逃成功。在外躲了一阵子,以为风头过去,九月初潜回老家,不幸落网,被捕入狱。州县报省里准备“大辟”,谁知道武昌起义爆发,省里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杭州光复。九月廿九日(1911年11月9日)徐聚根被释放回家。

据介绍,徐聚根1875年出生,死于1943年。毛飞明的文章认为:经过毛头师奔走金华介绍,徐聚根和会里的十二个农民先后都加入了会党,成为同盟会的会员。徐聚根又发展了附近农村十几人为聚“会”会友。建德起义失败后,对于徐聚根不小的打击,村民们都讥笑他是说大话的“二百五”,从此以后,徐聚根就一直在家埋头务农。

综合已有的史料,可明确几点:第一,建德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徐聚根是王金发一条线上的会党成员;第二,建德起义的发生,源自于王金发会党的统一部署,目的就是要学朱(元璋)皇帝杀‘鞑子’,‘恢复中华’;其起义的旗帜和标识都是由王金发会党统一部署的;第三,建德起义的时间节点原定于10月6日,与同盟会等相关组织原有的起义计划相吻合。

为此,将建德起义定性为辛亥革命武装起义是站得住脚的。我们不能因为该次起义的规模小、时间短、影响力小,从而否定它的历史地位。

至于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是如何获得建德起义的相关信息的,尚有待于相关史料的进一步挖掘。辛亥革命之前,大量的革命党人集聚在日本,并出版了许多的刊物与报纸,宣传与报道国内的革命活动。也许正是这些报刊,为“东京日日新闻”提供了相关信息。

本文作者:韩李敏(原浙江省档案局(馆)副局长、副馆长,研究馆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政协建德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建德市委市政府信息中心